激光制造快速发展
激光技术作为一种材料加工工具,在工业领域非常受欢迎,具有巨大的潜力。 预计2020年国内激光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到近千亿元人民币,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从激光打标皮革、塑料瓶和纽扣到激光金属切割 & 焊接、激光技术已应用于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行业,包括金属加工、电子制造、家电、汽车、电池、航空航天、船舶、塑料加工、工艺品等。 即便如此,激光制造一直面临瓶颈问题——其细分市场仅包括金属加工、电子制造、电池、产品包装、广告等。 当前的激光行业需要思考如何开拓更多的细分市场并实现规模应用。
高端应用需要高精度
自2014年以来,光纤激光切割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,并逐渐取代传统金属切割和部分数控切割。 光纤激光打标和焊接技术也经历了快速增长。 目前,光纤激光加工已占据工业激光应用的60%以上。 这一趋势也推动了光纤激光器、冷却装置、加工头、光学元件等核心部件的需求。 一般来说,激光制造可分为激光宏加工和激光微加工。 激光宏加工是指高功率激光应用,属于粗加工,包括一般金属加工、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、汽车车身加工、广告标识制作等。 这类应用对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。 而激光微加工则要求加工精度高,常用于硅片、玻璃、陶瓷、PCB、薄膜等的激光钻孔/微焊接。
限于激光源及其零部件成本较高,激光微加工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。 自2016年起,国内超快激光加工开始在智能手机等产品上规模应用,用于指纹模组、摄像头滑轨、OLED玻璃、内部天线的加工。 国内超快激光产业发展迅速。 截至2019年,全球从事皮秒激光器、飞秒激光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已超过20家。 虽然高端超快激光器仍被欧洲国家所垄断,但国产超快激光器已经相当稳定。 未来几年,激光微加工将成为最具潜力的领域,高精度加工将成为一些行业的标准。 这意味着超快激光器在PCB加工、光伏电池PERC开槽、屏幕切割等领域将有更大的需求。
S&特宇推出超快激光冷却器
国产皮秒激光器、飞秒激光器正向高功率趋势发展。 过去,国产超快激光器与国外的主要区别在于稳定性和可靠性。 因此,精密的冷却装置对于超快激光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。 国内激光冷却技术发展迅速,由最初的 ±1°C、至 ±0.5°C 及更高版本 ±0.2°C、稳定性越来越高,满足大部分激光制造的需要。 然而,随着激光功率越来越高,温度稳定性越来越难以保持。 因此,开发超高精度激光冷却系统已成为激光行业的挑战。
但幸运的是,国内有一家公司取得了这一突破。 2020年,S&Teyu推出的CWUP-20激光冷却装置专为冷却皮秒激光、飞秒激光、纳秒激光等超快激光而设计。 该闭环激光冷却器具有以下特点 ±0.1℃ 的温度稳定性和紧凑的设计,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。
由于超快激光常用于高精度加工,因此冷却系统稳定性要求越高越好。 事实上,激光冷却技术的特点是 ±0.1℃ 稳定性在我国比较缺乏,以前都是被日本、欧洲、美国等国家所主导。 但现在,CWUP-20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这一垄断,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内超快激光市场。 欲了解有关这款超快激光冷却器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 https://www.chillermanual.net/ultra-precise-small-water-chiller-cwup-20-for-20w-solid-state-ultrafast-laser_p242.html